关于科耐沃 · 行业新闻 · 桥梁主动防撞预警系统,守护钢铁长虹的智能哨兵
桥梁主动防撞预警系统,守护钢铁长虹的智能哨兵
发布时间:2025-06-25 01:00:25
来源:工业
浏览数量: 1000

2022年,广州某繁忙水道航段,一艘万吨级货轮航行轨迹突然出现不可预测的偏离。然而,距离它不远处的特大桥梁上,先进的毫米波雷达阵列早已捕捉到这一异常。系统瞬间锁定目标,精确计算其位置、速度、航向以及对桥梁的潜在碰撞风险。刺耳的警报声在船桥和航道管理中心同时响起,清晰的避碰指令通过VHF高频电台送达船长耳中:”立即修正航向至XXX度!”一场潜在的灾难性碰撞,在毫厘之间被主动智能预警系统化解于无形。

这类惊险场景,在全球繁忙水道中并非孤例。传统”被动式”桥梁防撞设施——如笨重的防撞墩或浮式拦截索——其核心逻辑是”硬碰硬”。它们在事故发生后才发挥作用,本质是用自身损毁来换取桥梁主体安全,防护能力有限且代价高昂。当现代船舶吨位动辄以万吨甚至十万吨计时,这种被动防御策略显得力不从心。

面对挑战,桥梁主动防撞预警系统应运而生,将防御重心前移,从被动承受转向主动出击。它的核心使命是:在船舶真正撞击桥梁之前,尽可能早地预警、干预并阻止碰撞发生

一、 智能感知与决策:系统的核心支柱

实现这一革命性转变,依赖于一套高度集成、精密协作的技术框架:

  1. 全天候”慧眼”:多传感器融合感知网络
  • 雷达阵列: 毫米波雷达或相控阵雷达 构成系统感知基石。它们不受昼夜、雨雾等复杂气象条件限制,能持续远距离、大范围扫描桥梁周边水域,精确探测并持续跟踪所有通航船舶的位置、航向、速度。
  • 激光雷达: 在关键区域 (如桥墩附近),激光雷达提供超高空间分辨率点云数据,对船舶姿态、外形进行精细建模,尤其适用于近桥区域的精准测距和三维态势感知。
  • 智能视觉: 高清摄像头结合AI图像识别算法,对船舶进行自动识别 (如船名、船型)、行为分析 (如航迹偏移、异常停滞)及违规检测 (如超速、违规锚泊),不仅是传感器的”冗余备份”,更是提取丰富船舶特征信息的关键。其视频记录也是后期事故追溯的重要凭证
  • AIS/VHF接收: 实时接收船舶自动识别系统(AIS)广播信息,获取船舶识别码、船长、船宽、吃水、目的地等静态/动态数据;VHF通信则用于关键预警信息推送和紧急指挥调度联动。
  1. “智慧大脑”:实时分析与风险评估 传感器数据并非孤立存在,它们汇聚到中央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。这里部署着强大的融合算法,对不同传感器数据进行校准、同步与关联,消除单一传感器的局限性(如雷达杂波、视觉遮挡),生成水域内船舶目标统一、精准的动态轨迹图谱。 基于此,核心预测引擎启动
  • 动态轨迹预测: 根据船舶实时位置、速度、航向,结合水流、风速等环境参数,计算其未来一段时间内(如未来1-5分钟)可能的航行轨迹范围
  • 碰撞风险建模: 将预测轨迹与桥梁保护区边界(通常设定在桥墩周围一定安全距离)进行实时交叉比对分析。系统不仅判断船舶是否此刻处于危险区,更关键的是预判它是否有进入危险区的趋势和可能性
  • 风险分级与预警: 分析结果即时转化为分等级风险信号(如低风险-关注、中风险-预警、高风险-严重警报)。
  1. 多层”神经末梢”:精准预警与联动干预 针对不同等级风险,系统自动触发针对性响应:
  • 船舶端紧急预警:
  • VHF语音广播: 自动/半自动向驶近高风险区的船舶发送清晰明确的避碰指令(如”XX轮,你船航向XXX,存在撞击XX桥墩风险,请立即右转至航向YYY!”)。
  • AIS消息推送: 向目标船舶的AIS终端发送标准化的文本预警报文
  • 强光定向频闪/激光告警: 在能见度不佳时,对目标船舶驾驶台进行激光指向或强光频闪警告,确保引起高度警觉。
  • 管理端综合指挥:
  • 监控中心声光报警: 在桥梁管理控制室及辖区VTS中心触发声光报警信号。
  • 可视化态势呈现: 在电子江图/海图上高亮标注风险船舶、预测轨迹及危险区域,辅助值班人员快速决策。
  • 联动控制预案: 必要时,可与航道信号灯(指示禁航、限速)、甚至应急拖轮调度系统联动,实现一体化应急指挥

二、 远超防护的价值:安全、经济与生态的红利

桥梁主动防撞预警系统的价值,绝不止步于”避免一次碰撞”:

  1. 守护生命线安全
  • 显著降低船舶撞击风险: 从源头上化解碰撞事故,最大化保障桥梁结构完整性,避免灾难性后果。防撞预警系统的稳定性与预警精度直接关系到桥梁自身安全。
  • 提升航运安全裕度: 为船舶提供实时避险指导,尤其提升在恶劣气象、复杂航道、夜间航行情境下的操作安全系数。
  1. 创造巨大经济效益
  • 节省巨额维修重建费用: 撞桥事故不仅导致桥梁修复或重建的天文数字费用(动辄数亿至数十亿元),还有漫长的交通中断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(区域物流受阻、绕行成本等),主动预警系统节省的费用远超其投入。
  • 减少船货损失与赔偿: 避免碰撞也保护了船舶本身及其货物,减少船东或保险公司的损失与巨额赔偿纠纷。
  • 保障交通大动脉畅通: 桥梁作为关键基础设施,其通行中断影响深远。系统守护的是上下游经济命脉的高效运转
  1. 维护水域生态环境
  • 预防油污灾难: 大型船舶撞击事故常伴随燃油、危险化学品泄漏,对水源和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污染。预警系统是防止此类生态灾难的重要防线。
  • 避免结构性破坏: 落水的大型桥梁构件本身也可能成为航道的障碍物或污染源。

大型跨航桥梁不再是沉默的巨人,主动防撞预警系统赋予其敏锐的”感官”与智慧的”大脑”。它代表的是一种安全防护理念的跃迁——从事后无奈的补救,转向事前精准的预防。当一艘艘巨轮在预警系统的”注视”与”提醒”下安全通过桥下,我们不仅守护了钢筋铁骨铸就的交通动脉,更守护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、水域生态的纯净与无数航行者回家的路。未来,随着人工智能、边缘计算、5G/6G通信、高精度导航定位等技术的持续注入,这套智能哨兵的感知将更敏锐,决策将更智能,响应将更迅捷。当雷达波束扫描江面,AI算法解析船舶轨迹,预警指令划破无线电波,我们能否在这些科技模块的协作中,预见一个桥梁高枕无忧的零碰撞未来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