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科耐沃 · 行业新闻 · 激光雷达品牌大扫描,技术格局与未来之争
激光雷达品牌大扫描,技术格局与未来之争
发布时间:2025-06-26 00:30:13
来源:工业
浏览数量: 1000

雨夜高速,前方障碍物在浓雾中若隐若现。车内系统沉着应对,精准制动。这份安全保障的核心引擎,正是精密感知环境的激光雷达。它如同车辆的“超视距视觉”,已成为高级别自动驾驶不可或缺的感知基石。

激光雷达的本质,是“光”对世界的丈量。它发射激光束探测周围,通过接收反射信号计算距离,生成数百万个点的三维点云地图,如同为周围环境构建毫米级精度的数字模型。相较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,它在低光、逆光、恶劣天气下稳定性更强,为机器提供了更高置信度的环境感知力。

激光雷达已深度渗透多个领域:

  • 自动驾驶之“眼”:L4级及以上车辆必备传感器
  • 智慧城市“测绘师”:高效完成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建模
  • 工业机器人的“触觉”:物流机器人精准导航与避障
  • 地理测绘的“透视镜”:高效获取高精度地形数据

激光雷达品牌图谱显示出一条清晰的技术演进路线:从笨重、高成本的机械式结构,向紧凑、可靠、更具性价比的固态/半固态方案迈进。 技术路线的选择直接决定了产品形态和应用边界。

全球激光雷达品牌呈现多元化格局:

  1. 先驱与挑战者(Velodyne & Luminar):
  • Velodyne:机械式激光雷达奠基者,其经典的HDL-64E曾主导市场。如今积极布局固态化(如Velarray),面对激烈竞争需加速转型。
  • Luminar:以其革命性的1550nm波长技术立足,穿透力强、人眼更安全。凭借高性能优势主攻高端乘用车前装(如沃尔沃、奔驰),近期收购激光芯片公司提升垂直整合力。
  1. 固态化的领跑者(Innoviz & AEVA):
  • InnovizMEMS微振镜路线代表,力推InnovizTwo等高性价比车规级产品,已获宝马大规模订单,量产能力受市场持续关注。
  • AEVA:独创调频连续波(FMCW) 技术,能瞬时测量速度且抗光源干扰,在性能与成本平衡上潜力巨大,备受投资者关注。
  1. 中国力量的崛起(速腾聚创、禾赛科技、华为、大疆):
  • 速腾聚创(RoboSense):凭借M1系列半固态雷达快速占领市场,出货量领跑,2024年初成功上市凸显资本市场认可。与比亚迪、广汽等深度合作。
  • 禾赛科技(Hesai):产品线覆盖机械到半固态(如AT128),性能突出、技术扎实,车规级产品稳步推进,在Robotaxi市场占据重要份额。
  • 华为:直接切入最前沿的纯固态Flash路线96线雷达量产物料成本控制极具竞争力,依托深厚电子技术背景加速迭代。
  • 大疆览沃(Livox):利用独特非重复扫描模式降低成本,在工业、测绘领域优势显著,正积极拓展车载市场。

技术路线分野背后是深度的战略卡位:

  • 机械式精度高但成本与可靠性是瓶颈
  • MEMS/转镜(半固态) 成为当前主力,是性能、成本和可靠性的最佳折中
  • Flash/OPA(纯固态) 是终极理想形态,无运动部件、更易车规化,尚处大规模量产前期

激光雷达的前装量产极大依赖车企需求。降本增效已成品牌存续的核心战役。2024年,速腾聚创Luminar相继大幅降价,预示着行业正经历残酷洗牌。

未来竞争聚焦于:

  • 芯片化集成:将激光器、探测器、处理电路集成于单一芯片,是降本关键路径
  • 软件定义能力:点云处理算法决定感知效能,成为另一核心竞争力
  • 激光雷达上车成本:能否降至300美元以内将决定普及速度

随着头部车企高阶智驾方案落地加速,激光雷达不再是“期货”,而成为实打实的量产刚需。品牌间的技术路线选择、量产交付能力与成本控制力,将决定最终的市场座次。

技术没有永恒王者,唯有持续进化不被淘汰。无论品牌如何变迁,激光雷达构建高精度感知世界的方向不会改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