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科耐沃 · 行业新闻 · 成都纵横无人机,中国工业级无人机的崛起之路 ✈️
成都纵横无人机,中国工业级无人机的崛起之路 ✈️
发布时间:2025-07-01 01:36:31
来源:工业
浏览数量: 1000

2021年7月,河南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灾害。面对通讯中断、道路损毁的严峻局面,几架搭载着应急通信设备的无人机迅速升空,在灾区上空搭建起临时的“空中基站”,为救灾指挥和群众联络打通了关键的“信息生命线”。这些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的飞行器,就来自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成都纵横”)。这并非偶然的英雄行为,而是成都纵横深耕工业级无人机领域核心技术,以自主创新驱动行业应用的缩影

💥 自主飞控:翱翔苍穹的核心命脉 如果说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,那么飞控系统则是无人机真正的“大脑”。成都纵横自创立之初,就将全自主飞行控制与导航系统的研发置于战略核心。其开发的AP System系列飞控,历经十余年迭代,展现出高精度、高可靠性与卓越的环境适应性。这套“中国脑”不仅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,更赋予了成都纵横无人机强大的飞行自主性 —— 即使在复杂气流、信号遮挡甚至部分GPS失效的情况下,依然能稳定自主飞行、精准完成任务。具备“中国芯”的智能飞控,是纵横驰骋蓝天的根基所在。

🔝 垂直起降(VTOL):突破场景边界的革命性创新 传统固定翼无人机需要跑道起降,极大限制了在山区、城市、舰船等场景的应用。成都纵横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痛点,率先在国内将垂直起降(VTOL)技术成功应用于工业级无人机领域。其标志性的“大鹏”系列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,融合了多旋翼垂直起降的灵活性和固定翼长航时、高效率的优势 —— 无需跑道,一平米空地即可垂直起降;单次飞行覆盖范围广,作业效率数倍于多旋翼机型这一颠覆性创新,彻底打破了复杂地形对无人机作业的限制,将工业无人机的应用边界拓展至测绘、巡检、应急、安防、环保、物流等更为广阔的天地。

🌍 赋能千行百业:从精准测绘到智慧治理 掌握核心技术的成都纵横,其无人机绝非实验室的展品。其独特的工业级产品定位和强大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使其深度融入了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:

  • 精准测绘的变革者: 搭载高精度航测相机和激光雷达(LiDAR)的“大鹏”系列,能以厘米级精度高效获取地表三维信息,在国土测绘、工程建设、地质灾害监测评估、智慧城市三维建模等领域大放异彩,效率远超传统人工作业。
  • 电力巡检的守护者: 配备红外热成像和高清变焦镜头的无人机,全天候、无死角巡视高压输电线路,自动识别发热点、绝缘子破损、树障等隐患,将电力工人从高危、低效的攀爬作业中解放出来,极大提升电网安全运行水平。
  • 应急响应的先锋队: 如河南暴雨中的通信中继,在地震、洪涝、森林火灾等灾害现场,纵横无人机可快速部署,实时回传高清影像,辅助指挥决策;搭载气体传感器可探测危化品泄漏;多链路中继通讯保障生命线畅通无阻
  • 智慧治理的空中慧眼: 在城市管理、河道巡查、国土资源监管、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,提供快速、大范围、高精度的动态监测数据,成为政府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工具。

🔧 超越产品:打造开放生态,驱动产业升级 成都纵横的视野,从未局限于制造单一设备。公司积极构建开放、赋能的无人机产业生态

  • 开放平台策略(鹏程OS): 推出开放化的自主飞行平台,降低开发门槛,鼓励第三方开发者在其平台上集成各类传感器与应用软件,催生多样化行业解决方案
  • 深耕行业应用闭环: 不仅是硬件制造商,更是解决方案提供商。深入理解测绘、电力、安防等不同行业的独特需求,提供包含专业机型、任务载荷、飞行软件、数据处理平台及专业培训的一站式解决方案,解决用户痛点。
  • 标准引领与生态构建: 积极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,推动工业级无人机应用的规范化;通过合作、培训等方式,培育产业链伙伴,共同做大做强中国工业无人机产业版图。

从天府之国走向世界舞台,成都纵横用自主创新的飞控技术、开创性的垂直起降突破、扎实落地的行业应用以及前瞻开放的生态构建,书写了中国工业级无人机从追赶者到并行者,乃至在某些领域成为引领者的硬核故事。当国产工业之翼承载着测绘的精度、巡检的安全、应急的使命与治理的智慧,每一次升空,都是中国智造在低空经济领域发出的强音。纵横之道,在于核心在手,更在于用科技创新,真正赋能脚下这片土地与土地上的人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