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科耐沃 · 行业新闻 · 激光雷达扫描方案,解锁三维世界的精准之眼
激光雷达扫描方案,解锁三维世界的精准之眼
发布时间:2025-06-23 16:21:48
来源:工业
浏览数量: 1000

夜深人静,一辆自动驾驶测试车流畅地驶过弯道,前方忽然出现一个推着婴儿车横穿马路的行人——车辆瞬间识别并紧急制动。这一精准感知的关键功臣,正是车顶不断旋转的激光雷达。扫描方案作为其“独特视线”,直接影响着机器能否“看清”这个世界。

激光雷达并非单纯发射激光,其扫描机制才是核心能力所在。 它如同在空间中编织一张精密的光线网,通过测量激光脉冲从发射到遇障碍物反射回来的时间差(TOF),计算出每个点的距离坐标。每秒数十万乃至数百万次的测量,汇聚成周围环境细腻的点云数据

一套卓越的激光雷达扫描方案,需在关键技术维度上追求平衡:

  1. 扫描方式:架构的核心差异
  • 机械旋转式: 经典方案,通过360°旋转反射镜实现全景扫描。优势在于水平视场无死角,曾是Robotaxi主流。但其复杂运动部件带来成本、体积、可靠性挑战。禾赛科技、速腾聚创早期产品是代表。
  • 混合固态(MEMS/转镜): 当前车规级量产主流。利用微振镜 (MEMS)一维旋转镜替代整机旋转,大幅提升可靠性与小型化。速腾聚创M1、图达通Falcon、禾赛AT系列均属此类,兼顾性能与成本。
  • 纯固态(Flash/OPA): 终极发展方向。Flash类似激光“手电筒”瞬间照亮大区域;光学相控阵(OPA)则通过电控精确偏转激光束。两者无任何运动部件,可靠性与集成度极高,代表厂商:法雷奥、Cepton等,是未来降本关键路径。
  1. 线数与分辨率:细节的雕刻师 激光雷达的“线数” 直接决定了垂直方向分辨率。16线、32线产品适用于低速封闭场景(如港口AGV);对高速开放道路的自动驾驶而言,128线甚至更高成为感知复杂环境(如远处横穿行人、细小障碍物)的刚需。禾赛AT128以“真128线”架构提供全局高清点云。

  2. 探测能力:远见与抗干扰

  • 探测距离与精度: 高速场景下,探测距离(如200m@10%反射率)和测距精度(厘米级)是安全基石。FMCW调频连续波技术(如Aeva、禾赛部署中)相比主流TOF,具有本征抗干扰性瞬时速度测量优势。
  • 视场角(FOV): 水平FOV决定感知广度(120°-150°常见于前向主雷达),垂直FOV决定感知高度范围(25°-40°常见)。港口机械需超大垂直视场监控货物堆高。
  1. 点云质量与帧率:流畅感知的关键 高有效点频(如百万点/秒级)和高帧率(10Hz及以上)确保点云密集、动态目标无拖影,为感知算法提供“高清流畅”的输入。速腾聚创M系列强调“凝视”功能,可在关键区域动态提升扫描密度。

  2. 环境鲁棒性:全天候战士 方案设计必须考虑强阳光干扰抑制、雨雾穿透能力、温度适应性、抗振动冲击等。车规级认证(如AEC-Q100)是入门券。

不同扫描方案已成为驱动多元场景落地的引擎:

  • 高阶智能驾驶:高分辨率(如128线)、长距(200m+)、宽水平视场角的前向主雷达为核心,配合侧视补盲雷达(如速腾E1),构建整车安全冗余。蔚来ET7/ET5、理想L系、小鹏G9等均采用类似配置。
  • 无人货运与Robotaxi: 360°机械旋转或高性能混合固态扫描是主流,满足复杂城区环境全向感知需求。
  • 高精地图与智慧城市: 移动测绘激光雷达依赖高线数、高精度惯导系统深度融合方案获取厘米级空间信息。
  • 港口矿区无人化: 特种车辆对雷达抗恶劣环境性能、定制化垂直视场/扫描模式有独特需求,如慧拓宽体自卸车的露天矿方案。
  • 机器人感知: AGV、服务机器人等广泛采用体积小、成本优的中低线数(16/32线)混合固态雷达,平衡性能与预算。

面对琳琅满目的激光雷达扫描方案,明确需求是选择起点:

选择维度 关键考量点 应用场景提示
扫描方式 成本可靠性性能要求体积限制 车载主雷达→混合固态;补盲→纯固态(Flash)
线数/分辨率 场景复杂度目标物大小感知距离 城市L4→高线数(128+);封闭区域物流→中低线数
探测距离/精度 行车速度安全冗余需求 高速公路→长距(200m+);最后50米→精度优先
视场角(FOV) 所需覆盖方位(前向/侧向/360°)、垂直空间需求(地面障碍/高处标识) 前向主雷达→宽水平FOV;港口机械→超大垂直FOV
环境适应性 工作环境温湿度振动条件光照/雨雾天气 车规级是基础;矿卡/港口机械需额外强化

最终选择需回归系统级思考:

  1. 场景定义优先: 明确车辆/设备的运行ODD(设计运行域)是首要任务。
  2. 性能与成本平衡: 不为冗余性能买单,确保核心需求被满足。
  3. 验证与适配性: 扫描方案需与传感器融合框架(摄像头、毫米波)、计算平台及算法深度协同优化。参考领先车企(如蔚来、理想)与激光雷达厂商(禾赛、图达通、速腾)的深度合作模式。
  4. 关注前沿技术: FMCW、纯固态等代表着更高的集成度、更优的抗干扰能力和未来成本下探空间。

从机械旋转的早期探索,到混合固态的量产普及,再到纯固态的未来蓝图,激光雷达扫描方案的进化史,就是机器感知能力跃升的缩影。当多维参数被精准匹配到